当前位置: 首页  >> 港澳  >> 同根同心  >> 查看详情

特写:钻山塞海 碧海通途――记者亲历收官阶段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

来源: 华舜网  日期:2017-03-13 09:26:13  点击:1979 
分享:

人工岛、海底隧道、山体隧道、跨海高架桥……这些钻山塞海的重大项目在港珠澳大桥段中统一亮相。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9日到港珠澳大桥段视察工程进度,路政署于当日对传媒开放港珠澳大桥段,让记者参观在收官阶段的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东接、西接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三地连接线及口岸,是世界上正在建设中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段有两部分主体工程,分别为港珠澳大桥接线及口岸。

平静的东涌码头海风阵阵,头顶不时有飞机飞过。记者在这里从路政署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了安全帽、工地装和工地靴后,坐车前往港珠澳大桥参观的第一站――港珠澳大桥口岸。

在布满沙石、挖掘机和吊车的工地中颠簸、行驶了不到10分钟,一片片波浪形的屋顶和树形的水泥柱便映入眼帘。看见此景,同行的记者纷纷议论“哇,好劲哦(好厉害啊)!”“这种设计之前都没有见过!”此处便是港珠澳大桥口岸,而眼前正在施工的建筑,便是口岸最大的项目――旅检大楼。

口岸坐落于国际机场东北对开水域的人工岛上,由人工填海而成。口岸将为从港珠澳大桥而来的货物和旅客提供检查及过关的设施,它未来也将成为西面的策略性交通枢纽。

据路政署港珠澳大桥工程管理处处长李伟彬介绍,口岸填海面积约为130公顷,人工岛上有货物清关设施、旅客检查和过关设施,包括旅检大楼、约200条旅客过关通道、44个私家车检查亭和12个旅游穿梭巴士检查亭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人工岛上的地标式建筑物――旅检大楼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旅检大楼采用波浪形的顶篷设计,为了支撑顶篷,旅检大楼的支柱呈树状,下方为圆锥形,上方为枝杈状展开。李伟彬说,口岸的整体设计富于创新,且美观、符合能源效益。

离开人工岛,5分钟车程便到了港珠澳大桥的关键工程――接线。接线约有12公里长,包括9.4公里的高架桥,1公里的观景山隧道,及一段1.6公里的地面道路。

记者下车后看到接线高架桥段的陆上桥面已完全贯通,海上桥面的一些安装工作和隧道部分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架桥桥面宽阔,为三线双程行车,每隔15米放置一座路灯。桥的北面是机场空运中心,南面则是一片苍茫的群山。

据李伟彬介绍,如果开车再行进几公里,便可到达港珠澳大桥的主桥段。接线工程已于1月23日将全长5.2公里的西部水域海上高架桥接驳至港珠澳大桥主桥。“我们已经完成了历史性的任务。”他说。

每一段坦途之下都有复杂的故事,这对港珠澳大桥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接线是在一个非常繁忙的机场附近施工,项目在设计和建造阶段都面临着各种挑战。机场的高度限制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接线的永久结构,并影响了施工方法的选择。

李伟彬表示,在机场南跑道旁建设接线,那是机场高度限制最严格的地区。所以工程只能在南跑道关闭期间通宵进行,并需要使用具有高度检测系统的机器作业施工。为尽可能小地影响机场运作及周围的环境,接线还首次采用了预制桥墩方法建造。桥墩是在广东省中山市建造完成,再到钻孔灌柱。

而在还未开放的隧道段,港珠澳大桥也曾面临重大挑战。张炳良说,在工程进行期间,挖掘隧道曾遇到重大挑战。工作人员表示,在挖掘期间曾遇到一种非常罕有的、无石纹的岩石,开掘工程难度很高,也花费了比预计更长的时间才挖掘成功。

港珠澳大桥的创新之处不仅仅在它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式,同时也在于它是粤港澳三地共同合作的典范。张炳良说,港珠澳大桥将来的营运和管理也会在“一国两制”下,由粤港澳相互协调,合作完成,这既是创新,也是挑战。

虽然施工途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在目光所及的范围内,高架桥已是一片坦途,人工岛上的旅检大楼也拔地而起,一切项目都在有序进行。

区交通运输驻地盘高级工程师李炳权表示,作为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师之一,可以参与这样的国家级项目十分荣幸。他期待着港珠澳大桥全部建设完成通车的那天,届时、澳门和珠海三地一线贯通,天堑变通途,地区间的合作协调发展一定会更进一步。(周雪婷)

  • 我要评论

    评论内容*
    姓名

    评论列表

相关文章

  • 以经济发展之力 行改善民生之策 以经济发展之力 行改善民生之策

      本报1月18日电  (记者张庆波、陈然)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8日在立法会发表2017年施政报告,强调将继续秉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施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共融。他寄语社会利用“一国两制”的独特双重优势,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下把握机遇和时间,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报告全面回顾了本届政府上任以来在经济、创新科技、房屋及土地利用、扶贫安老助弱等方... [阅读]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2017年公布大屿山发展和保育蓝图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2017年公布大屿山发展和保育蓝图

    1月18日电 特区政府2017年施政报告提出,特区政府将于2017年上半年公布大屿山发展和保育蓝图,方向是“北发展南保育”。 报告指出,北大屿山将作经济及房屋发展,包括机场北商业区、东涌新市镇、港珠澳大桥口岸上盖及小蚝湾。东北大屿山则透过在欣澳填海,再配合迪斯尼乐园,作休闲、娱乐及旅游发展。大屿山其余大部分地区将用作保育、休闲、文化及生态旅游用途。 同时,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可提供50万平方米的楼面作经济用途,今年上半年特区政府将就此咨询社区。此外,... [阅读]

  • 香港特区政府将举措降低排碳强度 香港特区政府将举措降低排碳强度

    1月18日电 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特区政府拟决定降低排碳强度,计划于2030年将排碳强度由2005年的水平减低65%至70%。 梁振英说,特区政府成立了气候变化基建工作小组,协调各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包括更新基建设施设计标准、全面检视现有基础设施的抗逆能力。同时,工作小组也会加强分析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梁振英表示,特区政府会在2030年前逐步以清洁能源替代大部分燃煤发电,也会与电力公司研究如何进一步推动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特区政府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