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舜网】国庆期间的火车站总是格外热闹。在熙熙攘攘的杭州东站一楼大厅,来往匆忙的旅客难以注意到,推开一扇小门,背后竟是一间“百年筑梦”陈列馆。不大的展厅内,1500余张老照片,300余件各类实物,在灯光与静默中诉说着那段铁路往事。
“看着这些老物件,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站在橱窗前,今年57岁的铁路杭州站售票车间主任客运计划员胡建感慨万千。
作为拥有三十多年售票经验的“老铁路人”,胡建从一枚旧车票说起,讲述铁路杭州站这座百年老站的风雨历程与中国铁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巨变。
40年前,旅客的乘车凭证是一枚略显“简陋”的硬纸卡片。
“这种硬板车票是20世纪70、80年代最主要的火车票类型。”胡建指着一枚泛黄的车票介绍,“当时售票需要手工打上日期、车次等信息,一天工作8小时下来,再灵活的双手也会累得抽筋僵硬。”
1980年正式进入铁路工作的胡建,至今对那个年代“一票难求”的场面记忆犹新。
“没有电话预定,更没有网络购票,那时候大家都得来窗口碰运气。”胡建说,每到放票时售票厅便异常拥挤。“师傅,有票吗?”那是他一天中听到次数最多的话。
春运期间此景更甚。胡建指着墙上的旧照片说,春运购票的旅客长龙直接从售票大厅排到了站前广场,车站甚至在广场上搭起了大棚。人们翘首以盼,只为一份回家的希望。
20世纪90年代,铁路出现了电子客票。再后来,微机系统增加了改签、退票功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售票员的负担。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排长队购票的场景越来越少见。“你看现在,通过线上购票不仅可以自主选座,还能在线订餐,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胡建说。
百年老站:从巴洛克风格到江南元素
如胡建一般的老一代杭州铁路人,对于铁路杭州站的变迁印象更为深刻。
铁路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重建于1999年,至今已整整112岁。
胡建感慨,这座百年老站可谓“命途多舛”,几次毁于战火,又几次涅槃重生。
早在清末时期,浙江成立了商办的“浙江全省铁路有限公司”,于1906年在杭州修建了全长16.135公里的江墅铁路。其中的“清泰站”便是杭州站的前身。
胡建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建设的火车站,杭州站见证了杭州进入铁路时代。但由于火车站位于当时的杭州城门外,老百姓出城不便,1909年车站移至城内,改称“杭州站”。
陈列室的黑白照片中还依稀可见,最初的杭州站是一幢充满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西式两层楼房,这座造型别致的车站一时间成为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好景不长,1937年杭州站被日军两次轰炸后毁于战火。1941年,杭州站二次重建。
进入20世纪90年代,车站的规模逐渐跟不上杭州城市发展的节奏。“以前杭州站面积狭小,只有四个候车室。在候车室大喊一声,车站外面也能听见。”胡建说。
1997年,杭州站旧站房拆除,重建的杭州站于1999年底正式启用,沿用至今。
如今的杭州站是巨型空间木行架结构,还有江南传统风格屋顶,有江南“粉墙黛瓦”之美,又不失时代气息。
“重建后的杭州站不仅更好看了,而且还拥有了11个候车室,9座站台,能够停靠更多列车,变化实在很大。”胡建说。
千里铁道线:年发客量从500万到7300万
重建后的杭州站愈加开放大气,客流量随之递增。
“1982年的时候,杭州站一年的客发量是500多万人次,平均一天1.5万人次左右。”胡建介绍,而现在杭州直属站(包含杭州站和杭州东站)一年客发量达7300万人次,相当于一天有20万人次的客流量。
惊人的增长数字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渐完善的路网以及铁路大提速。
“在我最初工作时候,每天杭州站停靠的列车还不到30对,大部分都是到上海、宁波、金华的短途火车。如果要到北京,只能先到上海再转车到北京,最快也要两天一夜。”胡建说。
随着20世纪90年代进城务工人员增多,杭州站增开了到云贵川渝地区的火车。从1997年开始,中国铁路还进行了多次大提速,“1999年,从杭州出发乘坐快车直达北京只要16个小时了,比以前快了很多。”胡建说。
2007年4月中国铁路完成了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开始投入使用。2017年6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标志着中国铁路开启“复兴号时代”。
胡建说,随着高铁的普及,尤其是近五年来,杭州站客流量几乎每年都以15%至20%速度增长。“相信随着千里铁道线的不断延展,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铁路服务的不断改善提升,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铁路出行。”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